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超写实主义雕塑
来源: 雕塑频道| 时间:2017-10-17 | 点击: 861 |

  超写实主义雕塑和超写实主义绘画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别,主要差别在于超写实主义的绘画是以照片为依据创作的,因此也称为照相写实主义,而超写实主义的雕塑却与照片毫无关系,在创作技法和参照物上差别很大,但是在观念上,比如中性的立场、绝对客观主义、高度写实技法的应用等等,它们依然属于一个范畴,没有本质的区别。

  超写实主义雕塑基本都集中在人体上,以人体作为表现主体,与超写实主义绘画尽量回避人物的做法大相径庭。

 

微信图片_20171017162552.webp

乔治o西格作品


微信图片_20171017162650.webp

乔治o西格作品

  最早从事超写实主义雕塑的是乔治·西格(George Segal),他从人体上直接翻模具,用这个模具浇注雕塑,因此与真实对象几乎完全一样。他采用这种绝对客观、绝对准确的方式,来体现传统雕塑的异化,是波普运动时期雕塑上的一个很突出的现象。这种利用人体直接倒模的方式,被其他雕塑家一直继承下来了,成为新写实主义雕塑的主要方式。比如雕塑家约翰·德·安德里亚(John de Andrea)1982年创作的雕塑《交叉双手坐着的金发女子》和杜安·汉森(Duane Hanson)1983年创作的雕塑《公共汽车站前的女士》,都是采用树脂、有机合成材料和玻璃钢从真人身上直接翻模制造的雕塑,加上表面涂色,植上真人头发,穿上真人的衣服,和真实的人一样的尺寸,如果不注意,还会以为是真人。汉森的人体连眼睛都是玻璃的,鞋子、手提袋、手表等等也是真的,因此,可以说这些雕像家是运用了一切可能的手法制造出逼真的对象,而作品本身具有强烈的客观性、中立性特点。

微信图片_20171017162653.webp

乔治o西格作品


微信图片_20171017162655.webp

乔治o西格作品


微信图片_20171017162657.webp

乔治o西格作品


微信图片_20171017162659.webp

乔治o西格作品

 

  绝对真实的新表现主义雕塑自然有它发展的局限,最大的问题是它的手法并不新奇,因为从17世纪以来,欧洲就有制造逼真的蜡像的传统,迄今在许多地方,比如伦敦、巴黎,都还有蜡像馆,如何把新写实主义雕塑和具有高度娱乐性和商业性的蜡像拉开距离,使之被视为严肃艺术,有时候不太容易。这个困难,显然是使新写实主义雕塑发展缓慢和不太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微信图片_20171017162700.webp

约翰·德·安德里亚雕塑作品


微信图片_20171017162702.webp

约翰·德·安德里亚雕塑作品


微信图片_20171017162704.webp

杜安o汉森雕塑作品


微信图片_20171017162706.webp

杜安o汉森雕塑作品


微信图片_20171017162708.webp

杜安o汉森雕塑作品

  与此同时,部分新写实主义雕塑家也试图采用传统的雕塑手法,以模特儿为对象制作雕塑,以避免过于跟蜡像雷同。安德里亚就曾经以美国大学生为模特儿,制作雕塑,他在这些雕塑中努力拉开与商业性很重的蜡像的距离,但是又希望能够摆脱传统雕塑的影响,通过涂色的方式表现自己对于传统和商业艺术双方同时对立的立场。他表现的对象除了美国大学生之外,也包括了美国蓝领阶层的各种人物。他属于新写实主义,因此他的作品仍然有非常写实的基本形式和手法,但是,一旦摆脱了从真人体上直接翻模,超写实主义的色彩就淡薄了。由此可以看出这些雕塑家的困境。 

  汉森对于从人体翻模与蜡像相似的趋向不以为然,他强调他的翻模方式仅仅是手法而已,而他仍然有着自己强烈的个人艺术立场和原则。他说受到在美国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the Cranbrook Academy of Art)遇到的雕塑家卡尔·米勒(Carl Miller)和罗丹雕塑的影响,认为自己作品的重要性不在于写实的、逼真的外表,而在于这个真实的人体所传达的某种信息。 

  汉森所提到的“信息”,其实是存在于新写实主义艺术家的作品中的。从两个当代的新写实主义雕塑家——约翰·阿海姆(John Ahearn)和里戈别多·托列斯(Rigoberto Torres)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信息传达的成份。这两个雕塑家都在纽约居住和工作,并且经常互相往来,他们很具有当代超写实主义或者新写实主义雕塑的代表性。一方面他们也使用真人体翻模的方法创作,但是,与其他使用人体翻模做超写实主义雕塑的艺术家不同,他们基本都采用自己的亲戚和熟悉的朋友来作题材,这样,就表现了他们本人对自己的亲人和朋友的再认识,有一种他们对于亲人和朋友的认同和看法在内,作品因此就不完全是绝对客观的,而包括了艺术家自己的主观趋向、情感在内。这样,他们的作品就打破了超写实主义长期的局限,开始出现了不同的发展倾向。约翰·阿海姆1988年的作品《维罗尼卡和她的母亲》创造了一个小女孩和她的父亲亲切拥抱的场面,很温情。里戈别多·托列斯1982—1983年间创作的《缠红色毛巾的女孩》是一个沉思的黑人女孩,有宁静的性格和深思的瞬间感,都有着强烈的艺术家对于雕塑题材人物的认识和体会的表达。

微信图片_20171017162710.webp

约翰o阿海姆雕塑作品


微信图片_20171017162712.webp

约翰o阿海姆雕塑作品

   汉森刚刚到纽约的时候,遇到已经在美国现代艺术中心颇有名气的艺术家爱丽丝·尼尔(Alice Neel)。刚开始他们在艺术观点上存在着对立和矛盾,经常发生理论问题上的冲突但是在深入的探讨中,逐渐趋于互相认同对方的观念,建立了很好的友谊关系。尼尔是一位写实主义画家,但并没有融入超写实主义或者新写实主义的范围,她的作品生动、活泼而充满生机,绘画形式感很强烈,比如1970年她创作油画的《家庭》,描绘了艺术评论家约翰·格鲁恩和妻子詹·威尔逊和女儿朱丽亚的肖像,人物都很有个性。她的作品对于汉森的创作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微信图片_20171017162714.webp

爱丽丝·尼尔油画作品

摘自王受之《世界当代艺术史》


上一条:到底是什么让今天的雕塑如此有活力

下一条:城市更新热潮:艺术区如何串联城市空间?

手机版PUREvnp 京ICP备17042124号     技术支持:lc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