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如何欣赏雕塑艺术
来源: 互联网| 时间:2018-02-27 | 点击: 614 |

雕塑艺术与与建筑、绘画等共同被称为造型艺术,拥有“凝固的舞蹈”美称。 无论是西方或是东方在雕塑艺术上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高超的造诣,面对琳琅满目的雕塑作品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欣赏呢?


什么是雕塑艺术

雕塑概念实际可以理解为“加”和“减”。“雕”就是“减”,将具有可塑性的材料以削、刻、凿等方法将不需要的部分去除,“塑”就是“加”,将材料通过堆积、浇注、揉捏等方式塑造成为立体的形象。从古至今艺术家们通过雕塑工艺反映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


雕塑的艺术分类

按材料


可分为石雕、木雕、根雕、泥塑、陶塑、金属雕塑、石膏像。


按空间形态


可分为圆雕、浮雕、透雕(镂空雕)。


按功用和置放地点


可分为城市雕塑、园林雕塑、纪念性雕塑、室内雕塑、案头雕塑。

微信截图_20180227132948.webp

雕塑艺术的特点

雕塑的根本特点是立体造型。即用三维空间的体积,表现某种形象和节律,达到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雕塑不适于叙事,只适于抒情,宜于象征,象诗一样要求概括集中,一以当十,以少胜多,集中、凝练,雕塑更接近于音乐和建筑。可以说雕塑是造型艺术中的诗。雕塑因其高度概括,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时代的标志。如美国“自由女神塑像”、前苏联“工农联盟雕像”。雕塑立于通衢大道,带有“强迫性”,使人非看不可。雕塑既是提高的艺术,又是普及的艺术;既是古老的艺术,又是现代化的艺术。


欣赏雕塑艺术的角度

体积意识


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给予人的感受首先来自它的形体,要通过形体展示形象的动势、情绪与生命力。远看雕塑首先触目的是“影像”效果,“影像”就是作品形体大的起伏呈现的总体轮廓,各种雕塑通过自身形体的“影像”给予欣赏者不同的感受。 


环境意识


雕塑作品大多是为某一特定环境制作的,置于室外就要与环境(日影、天光、地景、建筑等)发生关系,这就必需注重环境意识。优秀的雕塑作品与周围的环境协调,能作用于环境,并使环境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共生出新的景观。譬如说城市雕塑,就是指长期置放在城市广场、园林、街头或建筑群前、桥头堡处等固定位置上的雕塑,是对于城市面貌相关的雕塑的总称。优秀的城市雕塑往往成为城市文化的标志,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


象征意识


雕塑作品形象单纯,不可能作复杂精细的描绘,所以通常赋予形体以象征性来表达主题,这就是象征意识。中国雕塑多用装饰性较强的人物、动物形象赋予象征性和寓意性。现代许多抽象雕塑,以其形体的简明和空间意向强而具有很强的与环境的融合性和夺目性,不以描绘具体物象为目标的抽象艺术通过线条、块面、形体、材质等来传达各种情绪,激发人们的想象,启迪人们的思维。


上一条:佛像与希腊和罗马雕塑

下一条:未来:雕塑会更环保更智能?

手机版PUREvnp 京ICP备17042124号     技术支持:lc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