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机场
北京新机场,又名“北京首都第二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名称暂定)。
它形如凤凰展翅,体量震撼惊人,正以磅礴而灵动的姿态吸引着全球的目光。
这几年,北京的秘密大工程层出不穷地闯入我们的视野,每次都能激起不小的水花,但没有哪一次,像北京新机场那样受到如此密切的关注。
这座机场位于北京大兴区与河北廊坊广阳区交界,是继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南苑机场后的第三个客运机场,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雄伟的机场。在外观造型上,它将与首都机场形成“龙凤呈祥”的双枢纽的格局,预计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
航站楼剖透视图
根据规划,机场工程总占地4.1万亩,投资约800亿元,规划建设7条跑道,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需求。
一期工程按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飞机起降62万架次的目标设计,建设4条跑道,70万平方米航站楼及相应的综合交通枢纽设施。
建成之后,它不仅是大国首都走向世界舞台的新窗口,也是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标志。它还被英媒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并荣列榜首。
北京新机场(中轴线上的机场)地理位置示意图
此外,除了北京本地之外,这条无比庞大的交通枢纽还会辐射到与之相邻的天津、河北区域,有效加快京津冀一体化进程。
新机场包含六条延伸的指廊,每两条指廊之间的夹角都是60度,巧合的是它们正好对着三条轴线,分别指向北京、雄安和天津。
中国规模最大的空地一体化交通枢纽
放射状的规划布置,区位上能便捷地连接国内各大机场,使旅客出行更加高效、便利、省时。那么这个牛逼哄哄的北京新机场,到底出于何人之手呢?法国巴黎机场集团建筑设计公司ADPI、扎哈·哈迪德事务所、及一众本地建筑设计师成立联合团队,优化ADPI的方案,最终形成一个完美的设计构想,可以说是多方智慧的结晶,努力的成果。
在ADPI最初的竞标方案中,不管是五指廊构型,还是双层出发双层到达设计,都堪称全球首创。除了整个机场航站楼以外,周围还有四条高速环绕,地下设有高铁、地铁、城际铁路等6条铁路线,最终形成一条非常强大的综合交通体系。
北京新机场T1航站楼内部,犹如钢铁丛林一般壮观、震撼,令人惊叹不已,堪比外星人基地!!!
世界施工技术难度最高的航站楼
钢结构复杂
这个造型奇异的钢铁穹顶,包含6万多根钢架,1万多个连接球,都是靠工人一点点焊起来的,用钢量超过3万吨,与鸟巢外壳的重量相当。
它的面积达18万平米,相当于25个足球场加到一起,顶面仅用8根C形柱作为支撑,中间可以将整个“鸟巢”置入其中。
不规则自由曲面结构网架,造型奇特,疏密有致,能够为室内引入充足的自然光线。
世界最大的屋顶面积
航站楼中心顶部的六边形天窗、八个气泡窗、及贯穿指廊中部的带状天窗等,都是非常实用和富有想象力的设计。
整个航站楼一共使用了12800块玻璃,其中屋顶就用了8000多块。由于屋顶采用流线曲面构造,所以这么多块玻璃没有两块是一样的。这样的施工难度可想而知,1200多名工人足足昼夜奋战了三个月,才终于大功告成。
整个机场就像一个收纳盒,轨道交通站厅、换乘中心、行李传送通道分层布置、井然有序。
室内效果展示▼
内部组成部分:F4为传统值机层、F3为国内快速值机层、F2为国内到港层、F1为国际到港层、B1为轨道交通站厅层、B2为轨道交通站台层。
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场航站楼,中转无疑是最重要的功能。它独有的放射状形态设计,可以有效控制旅客的步行距离,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的出行、换乘效率。
根据优化方案,旅客到最远登机口步行距离仅600米左右,走路最多8分钟就能登机。
羽翼日益丰满的“金色凤凰”,每天都在不停地生长,每月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不知道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