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窟,
一个需要细细聆听,千年前的故事。
如果你忘不掉过去,
那是你没有埋藏内心的秘密,
所以一定要到吴哥窑去;
如果你想开启新的生活,
那要到吴哥窟去,
坐在高高的吴哥窟巴肯山上,看日出日落,
望尽繁华历史,体会沧海桑田。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群,伟大的东方古代奇迹。与自然交织的雄伟巨石及精致浮雕景观震撼人心。在神秘而壮观的遗迹中寻找世界上最美最宁静的微笑。
▲高棉的微笑
“在吴哥,神佛的微笑是从现世萦绕的苦难卑微里升华出来最澄静的美”。
——蒋勋《吴哥之美》
吴哥窟被一条190米宽的护城河所环绕,这条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矩形,长1.5公里,宽1.3公里。一条砂岩铺就的引道从西穿过护城河。建造吴哥窟所使用的砂岩石块来自五十多公里以外的采石场(来自神圣的荔枝山),人们将石块放在竹筏上,沿着暹粒河漂流至此,动用了数以千计的劳动力。根据碑文记载,修建吴哥窟征用了30万个工人和6000头大象,而这仅仅是不完全统计。
吴哥窟的圆雕并不出色。台基上的圆雕神像沉重而呆板,但浮雕却极为精致且富有真实感。浮雕手法娴熟、场面复杂、人物姿态生动、形象逼真,它刻于回廊的内壁及廊柱、石墙、基石、窗楣、栏杆之上,取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及印度教神话《乳海》,也有战争、皇家出行、烹饪、工艺、农业活动等世俗情景,装饰图案则以动植物为主题。今天小编将和你一起欣赏吴哥那千姿百态的浮雕世界。
其中围绕主殿第1层台基的回廊被称为“浮雕回廊”,分列于各边的正门两侧,每幅都是两米多高、八九十米长,八幅总长约800米。东壁的搅乳海图,北壁的毗湿奴与天魔交战图,西壁的猴神助罗摩作战图等,均描绘神话故事;而南壁西半部的苏利耶跋摩二世骑象出征图则为世俗题材。
▲浮雕的内廊,因有回廊的遮风避雨,使得这长达800米八百年的浮雕保存完好。
从西门进右转朝南的浮雕,雕刻的是印度史诗《摩珂婆罗多》;左转朝北的浮雕,雕刻的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这是一部有八百年历史的印度神话文学的美术绘画。浮雕都雕得很深,人体肌肉有立体感,人物在战争中的夸张动作,来源于东南亚民间舞蹈。
▲第一回廊浮雕壁画(西壁)
▲第一回廊浮雕壁画(南壁)
东廊南翼180米的“乳海搅拌”(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表现神与魔,双方拉动巨蛇Naga,搅动乳海。乳海就是生命之海。上方跳跃出浪花生成的女神阿卜婆罗(也为飞天女神)。左边88位阿修罗(魔),右边92位修罗(神)。中央为毗湿奴神,湿婆神 和梵天和猴王哈奴曼也都出现。
“乳海搅拌”:是吴哥库里面最著名的浅浮雕。
▲左边的阿修罗(魔)
▲右边的修罗(神)
▲右边最后的猴王哈努曼,率领猴群加入搅动乳海。有学者认为,哈奴曼是中国孙悟空的造型来源。
▲头饰为圆锥状的神祇(qi)--善神
整个吴哥窟无处不在的阿卜娑罗(飞天女神),手拈鲜花,或手提裙裾,珊珊走来。
▲一尊独一无二露齿微笑的仙女浮雕
女王宫以红色砂岩建造,色彩艳丽,是一座供奉湿婆的寺庙。现存的主体建筑有三座中央塔和大型藏书室,所有外墙全部布满极为精美的雕刻。这里的浮雕刀工流畅细腻,造型繁复圆润,线条纤巧柔美,在所有吴哥浮雕中首屈一指,被誉为“吴哥艺术之钻”。
▲红色的砂岩雕成的镂空的浪花,浪花一重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