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文化对我创作方向的影响
文/韦冬
“我一直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雕塑创作中,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中出发,在塑造中国风骨的同时,也把自己对生活、对艺术的真诚融入到了作品中去。但目前这样的尝试并不多见,而且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对于如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雕塑艺术中,对于当代许多雕塑家来说,就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也是我这些年一直探索的课题。”
“华夏文明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我从哲学、文学、人文风貌、神话传说中汲取营养,滋润自己的艺术萌芽,希望它有一天会成为参天大树,乃至一片森林。”
首先是传统哲学思想。
“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自成体系,有其独特而深厚的智慧,是我作品中表现自然与人,表现中国风和具有瑰丽想象力的东方神话神秘感的思想来源。”
“我也从自己的几件作品中具体谈一谈创作心得。”
“禅宗与阳明心学,心经中的“观自在”,阳明心学中的“此心具足,不假外求”,其含义都是内观自省,我们常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观自在》这件作品表现鹿仰首看着自己鹿角上生出的一片金叶子,其实就是在内观自己的菩提善念,内观自己心中的良知。将传统哲学中的禅学和心学融入到了雕塑语言中,我喜欢将展开的书卷作为雕塑的底座,其实也暗喻雕塑的思想核心出自于传统经典。”
观自在
材质:铜
“《山海经》等古典书籍中,古人对世界了解不够透彻,再加上文言文的简单描述,以及每个人的想象和以讹传讹,最后就演化成具有神秘东方色彩的怪物。与西方对怪物非常具象的塑造相比,这是完全不同的神秘感。”
“举个例子,在《山海经》里有一种鱼叫“何罗鱼”,只有一个头,却有十个身子,奇妙又神秘。后来科学的解释是,譬如我们在公园喂鱼,一群鱼围过来,我们在高处看,由于水下的折射,其视觉效果就是只有一个头,却有很多身体。”
再后来,道家的玄学思想成为了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传统哲学的主导,随着自己对《山海经》与玄学思想的兴趣,《儿时的森林》也就应运而生------
“《儿时的森林》表达了在童年充满幻想与懵懂的记忆里,对世界的印象。这尊雕塑在树与鹿的交融中,隐隐展现出砂漏计时器的形象,勾勒童年对世界神秘而美好的印象,让人产生时光荏苒的流逝感。”
“中国古典哲学思想追求天人合一,并认为万物均由先天元气构成。该作品汲取了许多中国传统雕塑中神兽形象,以胸中吸满元气的神鹿与蓬勃向上的树的形象相结合,骄傲的生灵拥有双重灵性,是掌管森林的神祗,鹿从树根中生长出来,鹿角形如树枝,以中国元素融合大自然的元素,体现中国古老哲学天人合一的境界,其实也暗合了中国道家的玄学思想。”
其次就是中国古典、诗歌和文学,以及国画笔墨写意风格对作品影响:
"中国国画讲究诗、书、画、印为一体,而我在我的作品中,把诗歌,文学,以及国画中的笔墨写意,留白等融汇到雕塑语言中去,其代表作品既是云卷云舒与暗香疏影两件作品---”
《云卷云舒》源自于“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雕塑也在一本展开的书上,一个坐在树根旁边的女孩,恬静淡然的抬头看着鹿角满树花开的鹿,而那只有如从花树中生出的巨大神鹿则垂首与女孩对望,似是旧时相识,作品表现的是女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温馨宁静的画面,其实是暗喻的却是望天上云卷云舒,也就是我们的处事心态,对待事物淡泊自然的豁达态度。”
云卷云舒
铜 72 ×142×50cm 2017年
《暗香疏影》源自于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诗词。
“暗香疏影这件作品,表现的是一只梅花鹿横斜侧卧于林石之上,回首看鹿角化成的一枝疏疏落落的梅花,--“众芳摇落独暄妍”,在百花凋零时独自盛开。”
“梅花鹿其实暗喻的是人,仰望自己鹿角上生出的梅花,表达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拥有、并且崇尚着傲然冰雪的高洁的品格,往往越是孤独的时刻,越是暗香浮动,更能体会到人性的光辉。”
暗香疏影
铜 53×20×35cm 2017年
“这两件作品就是从诗歌中来,在构图,以及鹿角的走势上强烈的运用了国画中的写意泼墨的手法,以静写动,借鹿喻人,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象主义”运用到当代雕塑语言中。”
再者就是中国地方风貌人文环境以及历史因素对作品影响,其代表作品就是----梅影映石。
“以梅抒情,以石柔性,表现文人的高清孤傲。《梅影映石》这件作品原作是五米高六米宽,坐落于无锡万达堂前水上,所以在创作的时候要考虑到无锡的当地文化元素,例如无锡著名的苏杭园林以及太湖石,无锡的市花是梅花,还有南方如画般俊秀温婉的的山川河脉,将这些元素与我的鹿的形象揉和,所创作出的一件别样风情的作品。”
“我将苏州园林讲究的“错落有致与非对称”的传统理念以及中国画的精髓“留白”运用到雕塑中,似鹿非鹿的太湖石,鹿角生的像一枝梅花,蜿蜒曲折,从画面的一侧向中心伸展,孤梅石罅生,如树,如鹿,如石,如梅,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梅枝之下,是有如千里江山图卷的长幅山水,画面铺展开来,上面是梅花梅枝向一侧盎然生长的动势,下面是江山图卷的山山水水铺展开,太湖石呈现的是鹿的形象,一方面鹿是我自己最重要的艺术符号,有明确的自己艺术风格的延续,另一方面鹿与禄同音,在各个文化和宗教中都是吉祥象征,将鹿的形象与太湖石,山川河岳,梅花梅树形象结合,以傲雪寒梅的不畏严寒的品格赞誉祖国大好河山。”
最后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对我作品的影响,最典型的就是---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原是北宋名作,风格重峦叠嶂,雄浑沉郁。而穿山甲在古代,则被称为鲮鲤,或者龙鲤,认为是鲤鱼越过龙门之后,还未完全变成龙时的形象,是吉祥瑞兽。而在我作品中的穿山甲,像是山海经神话中的洪荒神兽,甩着巨大的尾巴,闲庭信步在天地之间,它背上驮着山峦,山中有路,有屋,山顶有湖,好似天池一般,湖中有船,船上有人,船中之人独坐在天地间的一页扁舟之中闲逸的垂钓,超然世外,表达豁达通透的心境,好似看破了一切凡尘琐事。”
“溪山行旅是双重含义,一方面是人在溪山中行旅,另一方面,则是这穿山甲,驮着山行旅在沧海桑田之间,好像传说中踪迹缥缈不定的仙山仙岛,充满了东方神话中的博大和瑰丽色彩。”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传统哲学思想讲究自身修养与思考天人关系,将华夏文化的核心精髓融会贯通,再自然而然的融汇,代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去, 是我的创作主题,也是我一直以来上下求索的方向。」
韦冬作品《观自在》《云卷云舒》《逆风飞翔》及《万里扶摇》均已在“范er”艺术空间上线,同时作品实物在sasa Funner Art(北京Hello Mart店)展出。
观自在
材质:铜
观,为观照的意思,自在就是拘束无碍,时时关注内心的良知,而去除分别心的执念,达到观自在的境界。
观自在这件作品,是儿时的森林系列的延续,作者试图将东方的文化与哲理,将充满东方韵味的童话带入进雕塑里。雕塑的底座设计为一本张开的书,书面上是水面的涟漪,鹿从水面探出半个身子,而鹿角有如国画中的梅枝,蜿蜒向上,将文人画写意的笔法,以立体的语言表现出来,选用梅枝表现鹿角,也是因为它不惧严寒,傲立冰雪的品格与逆境中仍能蓬勃生长的生命力,鹿抬起头来,看着自己的鹿角,那些枝头生出的一片金色的叶子,好像在审视自己内心中的善念,“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正如阳明心学所讲,一念向善,心存良知,人人皆可为圣贤,观自在也由此得名。
云卷云舒
铜 72×142×50cm 2017年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雕塑在一本展开的书上,一个坐在树根旁边的女孩,恬静淡然的抬头看着满树花开的鹿,而那只有如从花树中生出的巨大神鹿则垂首与女孩对望,似是旧时相识,作品表现的温馨宁静的画面,其实是暗喻我们的处事心态,对待事物淡泊自然的豁达态度。
逆风飞翔
不锈钢 130 ×132 ×100cm 2018年
《逆风飞翔》这件作品表达的是我们自己人生的期许,可以搭乘梦想的翅膀,乘风破浪。
雕塑依旧是邻家女孩的形象,张开双臂骑乘在巨大的神鹿背上,鹿角幻化为两对翅膀,翱翔天际,掠过海面,鹿角化为飞翼的理念,来源于东方神话充满神秘色彩的意象主义手法,想象力瑰丽磅礴,而又不拘泥于自然形态。此次采用镜面不锈钢材料铸造,晶莹剔透又充满现代感,将作品的梦幻色彩更充分的表达。
取名逆风飞翔,暗喻的是我们清华前辈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写“立、守、得”人生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说的是立下志向,纵使前路茫茫未知,依旧高瞻远瞩,扬帆起航。
第二重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达奋斗过程中敢于直面风雨,逆风飞翔。
第三重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说的是千般追寻奋斗之后,不知不觉中已经成就,到达彼岸。
万里扶摇
不锈钢 2018年
雕塑表现的是,庄子的《逍遥游》中描述鲲化身为鹏时所描写的场景,在一本打开的书上,从书中涌动出浊浪排空,惊涛拍岸,巨鲸翻腾着跃出水面,将要化身为大鹏的瞬间,“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九万里。”卷动的浪花,呈现的是个十字,寓意事事圆满,有沧海横流,英雄本色的气概,也有腾飞,盘旋而上,有仕途得志的吉祥意义。
另一方面,鲸是地球上出现过的最大的生命,美丽而又壮阔,它们有着跟人类非常接近的大脑,极为聪明和有着丰富的感情,和人类一样热爱家庭和亲朋,有社会生活,甚至能通过不同频率的长鸣进行语言和交流。眼下鲸类的生存环境不好,保护它们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暗香疏影
铜 53×20×35cm 2017年
正如诗中所写“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暗香疏影这件作品,表现的是一只梅花鹿横斜侧卧于林石之上,回首看鹿角化成的一枝疏疏落落的梅花,--“众芳摇落独暄妍”,在百花凋零时独自盛开。
梅花鹿其实暗喻的是人,仰望自己鹿角上生出的梅花,表达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拥有--并且崇尚着傲然冰雪的高洁的品格,往往越是孤独的时刻,越是暗香浮动,更能体会到人性的光辉。
韦冬---其他作品
▲ 岁月的童话 2017年 铜 38 ×18×55cm
▲ 春晓2017年 铜 28×21×16cm
▲ 独角兽2018年 58×11×43cm
▲ 一点灵犀2018年 铜 30×15×31cm
▲ 栉风沐雨 2018年 铜 51×42×16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