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由雕塑悲剧引发的思考
来源: 公共艺术网| 时间:2017-07-05 | 点击: 958 |

  近年来,公共设施砸死砸伤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屡见不鲜,像“大树砸死人”、“篮球架砸死人”、“危墙砸死人”、“公共场所巨型广告架砸死人”、“违建雨棚砸死人”,每年都有报道。事故发生后,总有人将此归结为“倒霉”和“不幸”,而很少有人去反思公共安全管理的漏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由公共设施砸导致的死砸伤人的事件,也属于另类的电梯杀人悲剧。公共安全意识的缺失,常态化安全维护的缺席,是安全事故发生的元凶。



  城市雕像的安全隐患应引起高度重视,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雕像出现在公园和街头。但是因为各种原因,雕像们并不淡定,人为原因、自然因素和雕像自身存在的问题,都会给靠近雕塑的人们带来安全隐患,这已经成为城市管理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人世间的每一次灾难都令人痛心疾首或追悔莫及,灾难可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灾,一种是人祸。客观的天灾不可避免,但主观的人祸则可加以控制。

      公共设施,要好看,更要安全。但是近年来,公共设施砸死砸伤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像“大树砸死人”、“篮球架砸死人”、“危墙砸死人”、“公共场所巨型广告架砸死人”、“违建雨棚砸死人”,每年都有报道。事故发生后,总有人将此归结为“倒霉”和“不幸”,而没有去反思公共安全管理的漏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年雕塑悲剧之一“铜钱雕塑砸死男童”也属于另类的电梯杀人悲剧。

      就雕塑而言,笔者认为腐蚀也是造成雕像倒塌的普遍原因之 一,近年来,雕塑倒塌事件屡见不鲜,此类新闻事件频频报道。



  当年风靡网络的事件之一,四川德阳某广场一铜钱雕像倒塌,砸死了一个正在雕像下玩耍的男童。




      从常理说,雕塑砸死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却偏偏让这个男童给撞上了,命丧一铜钱雕塑之下。此事件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悲剧,这是一起本不该发生的悲剧。

      就事故原因而言,有人归之于孩子调皮,或长辈对其缺乏安全性教育。家长对孩子安全性教育的严重缺乏确实可能是导致悲剧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其主要原因,更不是其全部的原因所在。

      网友“三台秦明东”在微博发文,呼吁家长看管好自己的孩子,也希望广场雕塑不只是为了好看,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这个意外事件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在采访中,有人称可能是小孩攀爬了雕像,导致意外发生。

      一名受访者说,铜钱雕像已经在那里立了几年了,很多时候都会看到有小孩爬上去玩,还有大人钻到雕塑里摆造型拍照。

     也有受访者称当时他路过那里,看到一名小孩在玩,“晚上才听说出事了。”


  男孩之死令人心惊:原本承载快乐的雕塑,瞬间变成了吞噬生命的凶器。其实,不管立雕塑的人想要表达什么,可在孩子的眼里,它就是一个可供攀爬游玩的大玩具,跟一个滑梯或一棵树并无不同。问题在于,雕像周围并没有禁止攀爬的警示,看护男孩的爷爷奶奶也未阻止其攀爬。男孩之死看似偶然,但从孩子们经年累月的攀爬来看,“大铜钱”脱落则是必然。这起悲剧,看护者、雕像管理方都有责任。


vSFuUa4DT_ybaIN0mPpvWg.webp


  城市雕塑的建立是在城市管理者的许可或规划之下,理应得到城市的保护,不能有人建没人管,为什么城市雕塑也要人管呢?



      雕塑是一个城市最好的名片,它不仅承载着历史文化,更直接反映一个城市及当地民众的文明程度。民众们应意识到保护城市雕塑的义务和责任感,不仅是不以恶小而不为的自己不动手,更要看到试图伸向雕塑的恶手,就勇于举报和制止,让不文明现象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sps4-3791.webp


  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雕像出现在公园和街头,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其实雕像们并不淡定,人为原因、自然因素和雕像自身存在的问题,都会给我们带来安全隐患,这已经成为城市管理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墨菲定律说,只要存在可能,事故就一定会发生。上述个别悲剧之所以发生,其关键还是人们对公共设施安全的严重忽视,是安全意识的不足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公共安全意识的缺失,常态化安全维护的缺席,是安全事故发生的元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确保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的稳定大局。

  试想,如果公共设施的安全排查都落到了实处,常态化安全维护落到了实处,还会出现砸死人的安全事故吗?我们需要好看的广场雕塑,更需要安全的公共设施,而这需要不断强化的公共安全意识和常态化的安全维护打底。如今,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广场雕塑、巨型广告牌遍地开花,安全管理必须要跟上,相关维护更要跟上, 不能一建了之。

  另外,让孩子们免于无妄之灾,需要家长尽心守护,也需要城市建设更加贴心,不留安全漏洞。没有细心和安全兜底,无论是一座雕塑、一眼喷泉,还是一截断枝、一湾积水,都既可能成就孩子的一晌欢乐,也可能瞬间酿成悲剧。

  公共安全必须抓紧、抓细、抓实。不能等出了事故后,再来倒逼责任追究。

上一条:城市雕塑:从宏大叙事到社区阳光

下一条:对雕塑“本体”观的思考:无关技巧 事关人性深度

手机版PUREvnp 京ICP备17042124号     技术支持:lc787